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污水处理科研、规划设计,中游污水处理设备制造、采购及工程建设以及下游的运营、管理、监督和维护。
上游专利申请增速波动
污水处理产业链上游包括污水处理产业的科研、规划设计等。科研指污水处理产业中若干环节的研究,技术、工艺、专利等;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城市排水工程、再生水利用规划、城市节水规划、防洪与雨洪利用规划、水资源战略、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制度以及水资源的权属管理等内容。

2011-2017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专利申请数量累计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增速呈现波动变化,说明这几年来新专利申请数量上下波动较大。2017年,污水处理行业相关发明专利累计申请11217项,比上一年2016年增加1567项,累计申请量比上年增长16.24%。

中游设备需求有望增加
污水处理产业链中游包括涉及污水处理产业的产品设备制造、采购,以及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产品如污水设备、机械过滤器、滤膜、污泥压滤机、除氧设备和离心机等的制造和采购;污水处理工程包括污水处理主体工程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等。

根据住建部*新发布的城乡建设统计公告显示,2016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提升到了93.44%,这说明了中国对污水处理的逐渐重视。根据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政策,要求到2020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中国污水排放量也将随之增大,在污水处理率与污水排放量双增的有利条件下,污水处理能力得相应地得到提高,中国水污染防治专用设备行业将迎来一个上升的发展时期。
下游PPP模式需求增长
污水处理产业链下游是指污水处理工程或设施设备投入运营之后的运营、管理、监督、维护等以及其他管理性质工作,属于服务业的范畴:如污水处理设施的服务外包,多种形式的委托经营等工作。

当前,污水处理项目主要以BOT方式建设和运营,单纯的管理或维护市场份额较小。从市场化的模式来看,BOT、TOT、BT、托管分别占29%、5%、2%和8%,BOT模式是已投入运营污水处理厂市场化投资的主流模式。

不过,目前对城市工业水污染的处理已经达到了90%以上,已经没有上升的空间了。未来几年,以工程建设为主的商业模式将被以运营和PPP模式为主的商业模式所取代。因此,污水处理项目管理和维护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已建成的大量污水处理项目需要专业的管理企业来提供相应服务。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完)- 同类资讯
-
环保行业释放并扩大市场需求2018年11月19日 12:14
-
农村振兴环保市场大有可为2018年11月19日 12:14
-
农村污水处理市场需求旺盛 六大痛点亟待解决2018年07月24日 16:11
-
2018年中国环保业黑臭水体治理发展现状及市场发2018年07月19日 14:58
-
中央环保督察杀回马枪 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2018年07月19日 14:58
-
云南水务:两大主业助推业绩大涨2018年07月19日 14:58
-
鹏起科技转让环保资产 标的公司丰越环保营收数2018年07月19日 14:57
-
从环保PPP出库看“PPP隐形正面清单”2018年07月19日 14:57
-
从某污水PPP项目看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模式探索2018年07月19日 14:57
-
济南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2018年07月19日 14:57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20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