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普通会员

苏州恒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产品销售及加盟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新闻中心
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12-10-23        浏览次数:467        返回列表
与所有新技术的发展道路相似,物联网也经历了从概念设想到理论分析,从学术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发展过程。从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Internet of Things 的概念,到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物联网开始慢慢走人人们的视野。
物联网,是指以客观信息的交换、处理为目的,通过各种感知设备、网络传输手段将信息采集并传输至特定的信息处理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应用服务体系,以期实现全方位信息交互和决策优化的综合性网络构架。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的基础上延伸扩展而来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物联网对社会的多角度全方位推动作用已形成广泛共识。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传感网产业时,明确指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意味着物联网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物联网的发展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已成为后经济危机时代,主要国家和地区振兴经济、把握未来经济发展命脉的重要着力点。物联网将会成为下一阶段国内外竞相争夺的战略焦点,物联网发展热潮也将会继续高涨。
1我国物联网产业环境分析
1.1政策环境分析
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除了政府高层领导人多次在国内公开场合明确对物联网发展的指示,更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来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并将物联网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如今政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扶持物联网的发展:一是完善对物联网产业的规划,确定总体发展思路,构建整体框架,让参与物联网建设的各方力量有章可循;二是在财政、信贷等多方面对物联网进行扶持,大力培育市场对物联网相关法规标准体系,使物联网成为一个开放、安全、可信任的网站。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物联网产业发时,提出了三件事情可以尽快去做:
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
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三是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在政策上的举动对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示:
**、信息技术的空间从虚拟空间向人人互联,再到向物质领域的方向延伸;
第二、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应早一点谋划;
第三、要大力推进TD与传感网的两网融合。
第四、要加大三专项中传感网或物联网的力度。
1.2经济及社会环境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全球化、能源地缘政治和全球变暖等一系列趋势都在世界格局的重塑过程中发生很重要作用,正在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我国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在经济及社会环境方面,我国面临着产业转型重构、能源问题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增强企业竞争力,总体来说,我国的长期目标将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方面,而社会和经济的导向也将为这个大前提所左右。而物联网能为解决当前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有利于实现政府的长期目标。
1.3产业标准发展分析
我国国内制定了物联网标准,旨在围绕物联网发展需求,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相结合的标准战略,
加快推进物联网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和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同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已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因为国际标准产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由于刚刚成立不久,到目前为止,WGSN确立的国际标准还非常的少,因此,我国有可能会成为有关中间件标准的主导者。如果该标准由我国来主导,届时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将同步进行。一旦国家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打开国际市场,也将推动物联网应用的发展,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前进。
2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对策及路径分析
2.1完善政府政策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本文认为应该由政府的相关部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协同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从宏观战略层面提出物联网产业发展方向,组织专家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搭建各类物联网企业技术中心、相关研究机构和一些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创新、共享和交流平台,进一步降低研发成本、优化创新资源;积极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的以物联网产业化应用培育和推广为主要职能的服务机构,推进物联网技术产业化应用。
2.2注重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加大专项投入,积极推进物联网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抓紧编制物联网创新产业园发展规划,推动园区健康、快速发展;出台各种物联网专项优惠政策措施,以吸引国内外物联网核心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以产业战略联盟为载体,通过市场化的合作方式,引导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开展协作分工,形成产业链协作体系,进一步推动科技孵化器建设。
2.3加大产业联盟力度,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当今世界,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卖产品。谁掌握产业标准,就可能掌握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要紧紧抓住标准的制定和采用的契机,尽快建立以现有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政府的统筹协调为依托,联合运营商、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基于共同标准和制度的产业共同体,推进产业技术联盟、产业化联盟等联盟建设,实现从企业内部创新走向外部联合创新。
2.4搭建推广平台,推动技术应用和市场化发展
通过承办高级别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博览会,打造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展示窗口和交易平台;搭建相关技术和产品供需交流机制,增进政府各部门与相关物联网企业的信息对接,引导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推进物联网产业高速发展。
2.5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
国内物联网发展面临三大瓶颈:一是国内RFID产业仍然以低频为主,在RFID高端芯片等核心领域产业化难题尚待破解;二是国内传感器产业化水平较低,高端产品被国外厂商垄断;三是实现物物互联数据计算量庞大,需要算法革命来支撑。要想在抢占技术制高点,就必需要统筹组织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集中优势力量,安排专项经费,大力开展重点课题攻关,在掌控物联网核心技术获取先发优势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