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开始,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稳定甚至下降趋势,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持续较快增长。2010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已经是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6倍,占总体的62%,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比下滑至38%。
从行业细分来看,造纸、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电力、黑色金属冶炼、煤炭开采等是工业废水的主要排放行业,也是工业水处理行业的重点处理对象。因此,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会直接对工业废水处理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2008-2012年,中国工业水处理产业总体规模由768.1亿元增长至1025.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7%。中国工业水处理产业主要由设备生产销售、工程设计施工、设施运营服务及其他服务业组成。根据赛迪经智统计,2012年设备生产销售行业产值占总体规模的40%,呈现基本稳定状态;工程施工环节产值占30%,占比呈缓慢下滑趋势;设施运营服务产值占比24%,预计随着工业水务服务模式逐步推广,这部分产值占比将持续增加;其他服务业产值占比6%。
报告分析认为,在工业水处理产业链上游的设备制造产业中,跨国企业垄断了水质监测、曝气、鼓风机等高端精密仪器制造领域,格栅、阀门、管材管件等低附加值制造领域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国产厂商在膜元件膜组件研发、制造领域也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环保综合服务模式是指由综合水处理业务扩展至固废处理、土壤修复、新能源等其他环保业务的综合业务经营企业。目前,大型跨国水务企业通过规模性并购重组已完成了固废处理、新能源、市政给水排水、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等环保综合业务的全球战略布局。2011年起,国内大型水务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军固废领域,加速环保服务模式转变。
新闻中心
